《有光计划》:以科学家之志攻坚,以教育家之心育才——朱同玉
一位尿毒症患者,苦等11年才获得肾移植的机会。作为著名器官移植专家,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深感忧虑。“我国登记在册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有15万-17万,但每年手术量仅一万多例。漫长的等待意味着巨大的生命风险。”近日,在接受人民能量网专访时,朱同玉道出
一位尿毒症患者,苦等11年才获得肾移植的机会。作为著名器官移植专家,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深感忧虑。“我国登记在册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有15万-17万,但每年手术量仅一万多例。漫长的等待意味着巨大的生命风险。”近日,在接受人民能量网专访时,朱同玉道出
能量中国·中国发展网传播矩阵(玩趣天下 供稿)为深入贯彻国家卫生健康政策,积极响应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号召,实现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战略,普及健康生活,优化健康服务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,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。
人体器官移植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医疗技术,对国家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。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,我国在制度设计、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,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。但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(2021
人体器官移植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医疗技术,对国家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。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,我国在制度设计、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,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。但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(2021
人体器官移植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医疗技术,我国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,在制度设计、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,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。